图为第十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开幕式现场。
本报记者 许晨星 摄
□ 本报记者 许晨星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对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作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的重要部署。
“我们要在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上下功夫,并将其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谋划推进,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把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多作为。”日前,在第十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表示,农工党作为以医药卫生为主要界别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新时代新征程上将继续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发挥在中医药领域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更好履职尽责。
在本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上,众多中医药界的院士、国医大师等齐聚广东珠海横琴,围绕“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中医药创新发展与现代化”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发展与现代化”三个主题作学术报告,为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提出思考和建议。
机制创新
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具有独特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其仍存在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策支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把中医药产业打造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迫切需要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刘群峰表示,当前中医药发展仍存在着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基础差、底子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重大项目平台存在明显短板以及优势特色和多元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
刘群峰认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大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统筹力量集中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与科研水平。
“中药新药的研制应当朝着更新、更强、更优的方向努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王海南认为,要促进医疗机构科研医疗一体化,积极为人用经验数据的规范收集整理创造软、硬件条件。同时要深入开展监管科学研究,破解中药研发与审评审批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争议问题。
科技赋能
实现中医药创新发展与现代化
中国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医疗、智能交通以及智能物流在内的多个领域。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AI将以人类能力“放大器”的角色,在更广泛的社会劳动场景中应用,特别是在医疗和医药领域。
“人工智能为中医药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陈凯先称,中医药人工智能预期将在中医临床诊疗大数据资源库、知识库、数据库,临床大数据慢病管理系统建立,中医智能诊疗技术、装备、机器人以及智能处方、智能新药发现,智能制药等领域快速发展。“中医药领域是AI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将会涌现很多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有力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他认为,可以将人工智能、机器人与VR等技术整合,基于多模态、多层次信息融合、传感器、光学腧穴定位等多种技术,研发系列针灸、推拿等智能治疗和康复装备。
农工党党员、国医大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新陆说:“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疾病诊断、治疗建议、药物研发等方面。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精准、高效,从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谈到中医药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在论坛上作了《从零到一的故事》主旨报告。王琦认为,中医药学的发展需要更多从零到一的原始创新。从零到一不是复制,不是跟跑,而是从无到有,核心是创建新事物,关键是创造力。总的来说,从零到一,需要信心和勇气,需要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直到成功。
多方合力
推动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大潮起珠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从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横琴,到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的每一步发展,都倾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
“‘琴澳合作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培育中医药科技新质生产力和发展中医药高质量产业的一片沃土。”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刘良在题为《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打造琴澳合作区中医药科技新平台》的主旨报告中称,国家支持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落户横琴,致力打造中医药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将助力国家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意义重大。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在《探索中医药现代化诊疗新模式——以中西医结合诊疗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为例》主旨报告中称,要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突出中医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特色,打出中医药抗疫“组合拳”,才能使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中医药蕴含的绿色、科技、生态、文化,无不契合高质量发展理念,必将有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邓蓉玲在闭幕式致辞中表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基固本、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相促进,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彰显中医药独特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