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红 张安东 黄 平 何琳穗
120年前的深夜,
东京街头,
那群身影已化作破晓的光。
中国同盟会,
如划破历史阴霾的闪电,
如震撼民族觉醒的雷响。
这不是偶然的聚首,
是复兴理想的誓约,
是救国火种的聚燃。
近代中国的革命大旗,
在世界东方高擎飘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震碎帝制枷锁的怒吼。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绘就民族重生的曙光。
挥洒忠诚的热血,
把沉睡的雄狮唤醒。
迈开赴死的步伐,
把旧时代的丧钟敲响。
黄花岗的风仍在呜咽。
七十二具忠骨,
早已化作中华民族的脊梁。
林觉民的《与妻书》,
字字泣血,
诉尽儿女情长,
更写尽家国担当。
方声洞的绝笔信,
掷地有声,
以青春之躯,
赴四万万同胞的存亡。
高贵的头颅高悬,
炽热的鲜血流淌。
那一场血战,
染红了珠江,
却把全中国的革命火种点燃。
孙中山,
擎起三民主义的火炬,
在风雨如晦的长夜,
把前路照亮。
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同心,
身作山河挺脊梁,
用生命守护民主共和的理想。
高剑父的画笔,
化作革命的利剑。
他们是先行者,
是引路人,
用热血浇筑理想,
用生命诠释信仰。
共和初建,战火再燃,
当年的同盟会员,
驰骋在抗日的疆场。
护国护法的志士,
化作抗战的铁壁铜墙。
辛亥的热血熔铸黄埔军魂,
再书精忠报国的篇章。
淞沪会战硝烟未尽,
台儿庄厮杀正酣。
鹰击长空的年轻生命,
镌刻着“必胜必死不返航”。
从辛亥革命,
到十四年抗战,
三十余年烽火淬炼,
炽热的中国心从未冷却,
忠诚的辛亥魂愈发滚烫。
这永续的精神,
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毅,
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
从辛亥的枪声,
到新中国的曙光,
民族精神穿越时空,
在九州大地传扬。
今天,
后浪已奔腾在新时代的潮头,
回望先辈点燃的火种,
仍在灼灼闪光。
辛亥魂如高耸泰山屹立,
中国心似澎湃黄河激浪。
先辈的夙愿,
激励后人奋进在复兴路上。
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以创新为帆,
以奋斗为桨,
向着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的彼岸。
这是先辈的期许,
是我辈的使命,
更是新时代的召唤。
中国心,永远炽热。
辛亥魂,永续传承。
铭记先辈的呐喊,
续写新时代的华章。
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在我们的奋进中绽放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