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团结报 团结网
03:海峡两岸
~~~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八十周年
~~~——第三届两岸少数民族乡土文化研习营侧记
~~~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台青走进四川宜宾李庄~~~
滇台代表共植咖啡纪念林~~~
台青走进四川宜宾李庄
从“学术抗战”中感受中华文化血脉

  □ 袁牟知博 祝 欢

  “在李庄看到先贤先烈保存文物的用心,我们格外感动。”9月24日,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接受采访时表示,李庄在抗战时期庇护大量学术机构,如今又为台湾艺术家建设美术馆,更加感受到两岸一家亲,“这印证了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联结,也是共同的期待”。

  当日,萧旭岑带领的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大九学堂”青年访问团走进四川宜宾李庄,“打卡”两岸市集感受民俗交流,再赴同济大学旧址重温“学术抗战”的峥嵘岁月。

  在萧旭岑看来,四川不仅是西南地区抗战的重要遗迹所在地,更是承载特殊情感的地方,“成都连续十余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九寨沟的山川壮丽,宜宾的红茶、美酒,都能让台湾青年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丰富内涵”。

  访问团中的台湾青年在行程中有不少体会。22岁的李同学参观同济大学旧址时,被展陈中“油灯研学”的场景深深触动:“当年战火纷飞,教授和学生靠着一盏油灯延续学术,‘头可断,学术不能断,家可破,国不能亡’的精神,让我很敬佩。”他对比自己的学习条件后直言“更没有理由懈怠,要把这种文化血脉继续相连下去”。

  谈及此次李庄古镇之行的意义,萧旭岑表示,“基金会这几年带台湾青年走访大陆各省,这次来李庄,就是想让他们感受先贤如何守护文化。”他说,不少台青反馈这样的体验很难得,更能以正向的态度看待两岸关系。

  事实上,台青们早已开始交流对李庄之行的期待:有人想在两岸市集里寻找民俗共通之处,有人计划在同济大学旧址记录下“学术抗战”的故事。张同学表示,这次经历让他有了新的认识:“每到一个城市都能发现不同的发展机会,未来或许会考虑来大陆学习、发展。”

  “我们还会再到九寨沟,让台青体验到大陆山川壮丽之美。”萧旭岑相信,访问团台青们将会从本次行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动。在他看来,青年是两岸的未来,两岸青年能够更加融合,更加认识彼此,对两岸的未来绝对是正面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结报》电子报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Copyright © right 团结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观点·评论
   第03版:海峡两岸
   第04版:专题报道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数字专刊
   第10版:数字专刊
   第11版:数字专刊
二〇二五年台胞社团论坛座谈会在北京开幕
两岸欢歌庆丰年
以水墨氤氲寄托家国情怀
海峡两岸书画展在宜宾开展
“天价”水电预算折射民进党傲慢失格
从“学术抗战”中感受中华文化血脉
以咖为媒 增进两岸交流
团结报海峡两岸 03从“学术抗战”中感受中华文化血脉 袁牟知博 祝欢2025-09-27 2 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