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多地政府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还存在着产业站位不高、标准意识不足、品牌动机不强、研发能力较弱、文化挖掘不深、行业监管措施乏力等问题。
建议:
着眼未来趋势,提前谋划引导。制定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将预制菜作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成立产业协会与联盟,引导餐饮供应链切入预制菜新赛道。设置政府产业基金,引领社会资本介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带动牛羊肉、冷凉蔬菜、粮油加工等产业向纵深发展。
研判市场需求,深耕细分领域。将预制菜与传统美味和现代餐饮相结合,围绕各地特色打造地域美食和风味小吃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地方品牌的产业化发展,培育特色餐饮集群。围绕网红快销的餐饮产品,积极研发特色菜系。加强行业协调,促进同类企业的错位竞争。
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人才优势。加强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培育涉足食品工业和厨师两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加大校企合作,联合攻关预制菜加工保鲜技术与产业流程设计,弥补人才缺口和技术短板。
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安全监管。鼓励将企业标准提升为行业标准;逐步完善预制菜从田间到餐桌系列标准,出台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制定预制菜生产经营安全监管标准体系,严格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落实预制菜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预制菜产品安全卫生。
(姬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