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团结报 团结网
06:文化周刊
~~~——评电视剧《归队》
~~~
~~~
~~~——纪念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
微山岛的思念
  铁道游击队群体雕像

  《铁道游击队》影视作品展陈

  刘知侠所著《铁道游击队》版本展陈

  □白 禾 (文并摄)

  傍晚,小岛上棋布的柏油路面依然反射着耀眼的光辉。这天是7月1日,正是一年的仲夏时节。

  我从北京一路飞驰,在山东枣庄站下了火车,然后坐船,停靠在微山岛码头。倏然之间,记忆的闸门被推开,压在心底的画面流淌出来。

  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火红时代。《铁道游击队》家喻户晓,与它相关的电影、小说、连环画等让孩子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其中枣庄、临城、微山湖等一系列地名,就像一张张书签,沉甸甸地夹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步行不远处,路边竖起了一块展板——《两雄遇难》。这是铁道游击队故事中一个重要情节,出自十册《铁道游击队》系列连环画中的第七册:日军扫荡导致山区被服厂损毁。为解决部队冬衣问题,铁道游击队执行夺取日军三辆满载棉布和西药货车的任务,队员林忠、鲁汉在动员群众拆除敌军炮楼时遭遇包围,最终牺牲。看着这块巨大展板,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泛黄的旧时光。那个时候,还在上小学的我们对革命故事总是怀有深厚朴素的情感,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就像是焚身的烈火、碾骨的重车,激起学生们的怒火。

  那时连环画只有新华书店售卖,一个城市只有两三家。孩子们总时不时跑到新华书店,打听图书发行的日子。连环画不是一套出版发行,而是隔三岔五地出一集,收集完一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需要极大的耐心。购书款对孩子们来说更难办。那个时候,只有春节偶得的压岁钱,并且少得可怜,要不就是平时父母给的买雪糕钱,省吃俭用,一分一分攒下来。一本连环画一毛多钱,在当时可是不菲的价格。

  站在这块《两雄遇难》展板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更不愿离去。眼前仿佛翻开了那本《两雄遇难》连环画,激烈战斗的场面犹在眼前。那一瞬,我感觉到了眼角滚烫的湿润。

  来到微山岛,参观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就必不可少。在一幅又一幅图片下驻足,我的内心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波澜。正是铁道游击队队员的英勇无畏,才有如今微山岛游人如织、流连忘返。我们得以了解这段故事,要感谢作家刘知侠,感谢他把这段故事变成动人心魄的文字。1939年5月,刘知侠来到山东抗日根据地。1943年,在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的一场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上,刘知侠在会上结识了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并被他们的战斗事迹深深感动,随即决定把这些英雄事迹写成文学作品。他两次穿越敌人封锁线去往鲁南的枣庄和微山湖,到铁道游击队队员中深入体验,创作了小说《铁道游击队》。这部作品后来入选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读者。

  战争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但今天的和平更应倍加珍惜。正是林忠、鲁汉等一个又一个先烈的无畏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人民不仅铭记历史,也更加珍爱和平。

  离开微山岛的那天早上,熹微晨光从四面八方落下来,照在孩子们的身上。裹挟着儿时的记忆,我告别记忆中的战场,迎接新一天的曙光。万道金光洒向大地,前方一片光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结报》电子报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Copyright © right 团结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观点·评论
   第03版:海峡两岸
   第04版:视觉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数字专刊
   第10版:数字专刊
   第11版:数字专刊
用叙事张力与抒情性唤醒“抗联精神”
编剧的数字概念
微山岛的思念
八秩荣光 中华脊梁
团结报文化周刊 06微山岛的思念 白禾2025-10-11 2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