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团结报 团结网
02:观点·评论
归雁还巢赋能乡村振兴

  □ 范泽容

  近年来,越来越多在城市积累了资金、技术、经验的各类人员选择回到农村创业就业。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近1300万人。当代返乡创业青年已非传统“农民”,而是兼具高学历、年轻化、视野广、闯劲足的“新农人”群体。目前,青年返乡创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正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核心引擎。

  然而,创业维艰,守成不易。青年返乡之路并非坦途,仍面临融资难抵押贵、用地紧审批慢、人才缺留人难、服务弱协同差、风险高保障弱等多重挑战,叠加部分地区的观念桎梏与社会包容不足等多重系统性制约。这些挑战既源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深层矛盾,也受制于创业生态体系的不完善,更与青年创业者的能力短板密切相关,需从政策执行、要素配置、服务供给等多维度进行剖析。

  这些挑战的叠加效应,导致青年返乡创业呈现“高热情、高风险、低存活率”特征。破解这些瓶颈,需要构建更具系统性、针对性的支持体系,既要有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更需体制机制的深层变革,为青年创业者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因此,笔者建议:

  创新政策落实机制。推动部门协同,建立省级返乡创业联席会议制度,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每月召开人社、财政、金融等部门协调会,形成《政策落实责任清单》,明确每项政策的责任单位、办理时限和考核标准。开发创业政策直达微信小程序,整合各部门政策入口,实现一端申报、并联审批。推动政策落地,针对用地审批,制定《农村创业用地分类管理办法》,明确设施农业用地、产业融合项目用地的审批流程及时限;针对资金补贴,出台《创业补贴申领指南》,简化证明材料,推行承诺制审批,补贴资金直达个人账户。推动宣传扩面,在乡镇政务大厅设立创业政策咨询专窗,配备专职讲解员;利用村级微信群每周推送政策解读短视频;对新返乡人员开展政策宣讲入户行动,发放创业政策明白卡,让他们熟悉政策、了然于胸。

  创新产业扶持机制。加强产业对接,编制《县域特色产业创业指引》,按一县一业明确主导产业、市场需求和准入标准;建立“企业+创业者”对接平台,组织本地龙头企业发布配套需求,如原材料供应、初加工等,创业者在线认领并签订合作协议。加强平台搭建,每个县域至少建设1个返乡创业孵化基地,配套建设共享车间、冷链仓储等设施,对入驻项目给予租金减免;建立创业导师库,吸纳企业家、技术专家等提供1对1指导。加强业态扶持,对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建设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提供产品拍摄、包装设计、直播培训等免费服务;对年销售额超一定数额的创业项目,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创新项目服务机制。突出环境优化,推行创业服务首问负责制,企业注册、项目审批等事项由首接部门全程代办;在工业园区设立创业纠纷调解室,聘请律师每周驻点服务;每季度开展创业环境满意度测评,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突出风险防控,建立创业项目风险预警系统,对连续营收下滑、资金链紧张的项目自动触发预警,由创业服务中心指派专家团队开展诊断帮扶;推广创业失败救助金制度,对创业失败且无不良信用记录者,给予生活补助及再创业培训补贴。突出培训实效,实施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开发模块化课程,含法律合规、财务管理、电商运营等模块,创业者可自主选学;推行“理论+实操”培训模式,提升实操占比,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作为申请贷款的参考依据。

  创新金融保障机制。完善服务网络,将县域原有金融扶贫服务站改造为返乡创业金融服务站,配备专职金融辅导员,提供“授信评估-贷款申请-贷后跟踪”全流程服务,建立创业贷款响应机制。完善产品设计,推出创业贷系列产品,种子期设立信用贷款,财政全额贴息;成长期设立经营权质押贷,抵押率提高至70%;扩张期设立产业链担保贷,由龙头企业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完善风补措施,省级财政设立返乡创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金融机构发放的创业贷款出现坏账的,按本金损失给予补偿。推行创业保险与信贷联动模式,创业者投保后可享受贷款利率下浮10%至20%优惠。

  创新长效管理机制。注重考核激励,将返乡创业工作纳入市县政府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对创业人数、带动就业、项目存活率等核心指标进行量化评分,考核结果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给予一次性奖励。注重动态管理,建立返乡创业项目数据库,每季度更新经营数据,对连续稳定经营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经营困难项目,开展一企一策帮扶,符合条件的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清单。注重氛围营造,每年评选“返乡创业之星”,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在县级媒体开设创业故事专栏,宣传创业者典型事迹;将创业文化纳入村规民约,开展创业光荣主题宣传活动,破除读书无用论、创业败家等陈旧观念。

  (作者系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结报》电子报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Copyright © right 团结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观点·评论
   第03版:海峡两岸
   第04版:视觉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第09版:数字专刊
   第10版:数字专刊
   第11版:数字专刊
归雁还巢赋能乡村振兴
流动的中国奔涌经济活力
合力填平山寨订票软件陷阱
直播孩子写作业不是正确的答题方式
短剧群演招募亟须补齐监管短板
图片新闻
初心如磐传薪火 风华再茂启新程
团结报观点·评论 02归雁还巢赋能乡村振兴 范泽容2025-10-11 2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